摘要:这款平板大耳出声“没没门槛儿”,但搭配“有门槛儿”,也借此机会顺便聊聊我的台式系统2.0版。
《黑神话》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并不是打败四渎神龙最后的小黄龙后,拿到飞龙宝杖一刹那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的心情;也不是在最后激战大圣残缺时命悬一刻的焦灼状态;更不是在知晓最后答案后或五味杂陈或如释重负归于平静的心境,而是在影神图中,大圣对八戒说的一段话: 
“这供品,本该给那种地收菜的人吃。我们吃了,他们就少吃一点。”显然它自然无法和骁勇善战的大圣形象相提并论,但在我看来,隐藏在更深层次下的一个话题是 普世大众 这是游戏中非常危险的一个想法,也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话题,如果敢违背这隐藏在天上最大秘密,那必将受到惩罚。而齐天大圣生来就有这脾性,并不是一个紧箍咒就能改变的。这期视频自然不是深挖游戏中人物脾性,而是在我思考研究为什么FosiAudio这个品牌,能一出道,就能短时间风靡全球HiFi市场,成为年轻烧友们话题讨论中最酷的品牌时,顿悟到的。 之前视频中我已经通过V3/Q6/P4音响系统三件套详细介绍了这个品牌,如果这三件套是箱小白准备开始折腾音响系统的“参考标杆”,那目前能代表Fosi Audio本身精神内核的FosiAudio i5(简称i5),就是一款面向对平板大耳感兴趣但又不敢折腾用户的“普世大众”产品,它是现阶段Fosi Audio缩影,对我来讲,更是我觉得最惊喜也最喜欢的一款平板大耳。 
提到平板大耳估计会让很多想玩这类的朋友纠结又犹豫,如果绕过这类耳机玩动圈,可选择性就很少,虽然还有森海这样的老牌撑门面,但毕竟是人手一台;新耳机品牌嘛,来回就那几台。如果玩平板吧,其实这个品类选择性是要比动圈多,国内外都有但明显感觉到国外品牌价格也要更高,国内也有很多后起之秀,价格其实是在逐步走低的,绝大多数原因就是因为技术成熟,反馈到耳机售价上就有体现,比如Fosi Audio这个能把料堆对还能控制成本售价的品牌推出的第一款平板大耳i5就是这样一款产品。 


得多说一句,i5这款平板大耳做工啊,声音啊都不差,唯有这个包装真的是和耳机风格完全不匹配,大是真的大,如果能改版下,稍微减小体积并把包装颜色改为深一些,再随机附送耳机包,就更显示出档次了,既能减少海绵填充又环保对吧。 其实我很早就开始折腾平板大耳了,当然一开始玩的并不是动辄万元的旗舰型号,而是售价和森海HD600这款经典型号价格差不多的HE400i,算是入门版,这款平板单元尺寸并不算大,通过不算非常高端的播放器就可以驱动,当然上限也比较低,,后来换到LCD-2,这巨无霸懂得都懂,而i5这款平板耳机起始售价仅3000出头,单元尺寸更是达到了97mm,这应该是这个价位中最大的了,平板大耳是通过嵌入线圈,通过电磁力驱动,如果驱动不好,最大问题就是振膜会受力不均,局部会以不同频率和振幅振动,也就是分割振动,为了能更好驱动,i5也是用了1.3um的银音圈,同时用22根N50钕铁硼强磁铁组成的对称式磁矩阵来精准控制振动,并通过声学阻尼后腔这套系统合适的电流驱动,线材方面标配了3.5单端送4.4平衡,多说一句,这条4.4石墨烯耳机线,通过特殊镀层制备法让电导率大幅提升,并结合被动分频多层传导以及超高频模拟传输技术的下放,就让这条线其实对单端声音起到了质的提升,我建议直接搭配这条4.4传输线。 


外观上很Fosi的,棕色无极调节的意大利小羊皮翻毛头梁和进口胡桃木边框相得益彰,而腔体正面S曲线格栅不仅优雅还起到了对声音衍射路径这样的一个通路作用,另外这耳机转轴调节也非常灵活,佩戴起来它能够完全贴合脸面,而且因为耳罩带透孔,所以还好不算特别闷热。 搭配i5的声音之前,先来简单聊聊我的台式系统2.0,简单来讲就是做减法,仙籁Z1 Plus单独链接Fosi台式三件套推桌面音箱;矩声X-SABRE3接声韵金牛座MKII;M1T直接接拓品DX5II一体机,分体设备驱动一些旗舰级别的大耳,拓品DX5II之后我也会详细聊,整体要比拓品之前的设备更有味道。 3.5mm标配线非常适合那些平时怼个小尾巴或者轻薄播放器的用户,记得一定要用输出功率大的,这时候其实i5整体风格就能表现出来个8/9成。Fosi家的声音就不是走刺激的,而是偏向模拟耐听,所以对前端风格并不是非常敏感,所以即使是搭配像ONIX Alpha这样的小尾巴,低频不管是力道、量感还是凝聚力,都比较突出,瞬态速度感并不迅猛,氛围属于比较浓郁的,而且没有影响到中频和高频,中频细腻温吐,有姗姗到来的美感,高频声像比较近,同时在单端下就有不错的密度和信息量,结像扎实,音场方面纵向是比横向要更出色,尤其在宽度广度方面,当然整体调校就是规整的这也是i5一大风格,横向呈现出圆形,配合比较宽松的音色,适合三重奏四重奏,点到为止。
换上4.4升级线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强烈建议用这条线作为主力,有“脱胎换骨”的表现,我之前还不相信升级线,但是Fosi这条确实给我极大震撼,这才是i5真正实力,也是为什么我说它是平板大耳真“搅局者”。首先低频素质,它的量感是有一定收敛的,但瞬态明显是有速度提升,而本身注重动态细节变化,加上更为出色的弥散感,下盘的形体感以及高频的空气感,适当的混响和残响让整个空间感得到了非常明显提升,回弹速度、凝聚力是要比单端更突出,有明显拳拳到肉的质感;中频人声不管是单端还是平衡,声像比较近,但丝毫没有过强的侵略性,在听《祀渊之娠》时,人声铿锵有力,口型虽然不大,但明显能感觉到战时英姿飒爽的气度,高密度和信息量带来的浑厚有力的线条感十分爽快,加上婉转缥缈空灵的和声部,十分抓耳;高频器乐声像位置稍微靠后,但结像非常扎实,不管是钢琴有力干净的音色,还是管弦器乐反馈出来的金属光泽质感,都能极为准确的表现出,延伸中规中矩,虽达不到超旗舰平板耳机那种气宇轩昂的王者气质,但也足够稳健,对于音场的“改变”就非常大了,横向变得更加宽裕,加上本来就非常出色的纵向层次感,在听大编制这样的交响乐时,完全铺开了,宽松自然、澎湃立体,在精致度上相比万元旗舰少了一点点细腻感。 
但,瑕不掩瑜,这就是目前你能找到的3K价位最强的平板大耳,前提是用平衡线推。对于搭配,推荐直接上台机,只要是储备功率以及输出电流比较大的就可以,i5是不挑前端风格的,因此这一套下来,真正在这个价位上做到了普世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