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现在出现在很多新闻的信息流中,有说三星的,有说柔宇的,有说华为,当然也有说一款折叠屏产品都没发布的苹果。 其实大众对「折叠手机」的雏形概念应该要追溯到功能机时代,那个时候翻盖手机是主流市场,与其说翻盖手机是「折叠手机」的雏形,倒不如说翻盖手机给予了厂商「折叠屏幕」的想象力。这一次《易评机》通过华为Mate X2和三星Z Fold 2进行一次对比,一个是折叠屏的先驱者,另一个则是相对完美折叠屏产品的新手。
什么才是折叠屏手机未来的正确方向?
对于更多的普通用户来说,「主力机」这个词汇或许真的感知很弱,更不用提有没有「备用机」,而事实上「主力机」的使用其实你手中那一台不仅要接打电话、发微信、刷朋友圈,还能玩游戏、拍照甚至办公、砸核桃的设备,对于这样的用户需求,「折叠屏手机」因为特殊的形态,普通用户是否会选择其成为自己手中的「主力机」,是一个最开始各界都有的疑问。 数据显示:折叠屏手机人群用户的男性占比为79.4%,相比于全量人群的性别比例,男性是折叠屏手机绝对的消费主力军;随着更多工艺成熟的折叠屏手机相继问世, 截止2020三季度较第二季度折叠屏手机活跃设备数增长了116%。这样的数据其实也很好说明问题:买折叠屏的男性居多,折叠屏虽然数据增长,但依然男性占比超过70%,而导致这个问题是最直接的几个原因罗列一下(当然也是折叠屏手机并非进入主流市场的原因):1.售价过高;2.机身过重,牺牲了手感;3.续航和耐用性存疑,结合折叠屏用户主力军为男性来分析,更直接的原因就是折叠屏手机的「形态」。正好这次也借着华为Mate X2和三星Z Fold 2进行一次对比,从外观形态聊聊两款产品的优势与劣势。 折叠方案,就「内折与外折」的方案问题,这个在这两年也是讨论不休的问题,尤其是在当时华为Mate X发布之后,外折方案与内折方案的话题俨然成了两大派系,「当时吵的有多凶,现在就有多尴尬」这应该用来描述华为Mate X2再合适不过了,好在都用了「内折方案」,这一下算是清净了。华为Mate X2和三星Z Fold 2均采用了「内折叠的方案」,内折相比外折方案所带来的优势不管是对产品本身的保护作用还是从软件层面出发的用户体验都要优于「外折方案」,虽然X2与Fold2都采用了「内折方案」,但显然在折叠后形态的完美程度来看,华为要优于三星,华为Mate X2跳出了其他品牌内折设计的框架,采用了双楔形一体式设计,展开后机身会呈现出一个平滑的斜切面,从右向左逐渐变薄,最薄处仅4.4mm,而折叠后机身会变成严丝合缝的等高矩形。就这个设计三星Z Fold2确实吃亏不少,因为铰链工艺的原因,无法做到「完美贴合」的状态。 手感,关于手感,个人而言「折叠屏的手感有那么重要吗?因为很重啊!」,但既然提到手感,还是聊一聊,其实华为Mate X2和三星Z Fold 2的握持感与展开后的手感感知不强,因为既然是折叠屏形态必然牺牲了部分手感,但是华为这次宣称自己「做了展开后的重心调整」,华为Mate X2把机身重心偏向了展开后的一侧,这样单手持有产品可以减轻用户手腕部的负担,想法是好的,但对左撇子真的不友好,真实体验过后虽然左撇子用户可以用,但是实体按键的键位变了,反而这种设计弄巧成拙了,另外还有「平铺桌面」这个场景,华为Mate X2因为重心调整,会不平整,而三星Z Fold2虽然背部镜头模组「过分凸出」,但是平铺效果是正常的,至少不会「晃荡」。 铰链技术,很考验研发团队的能力,三星Z Fold2采用凸轮结构设计,随意调整开合角度,除了凸轮结构设计外,三星Z Fold2也采用防尘技术,铰链内部拥有防尘刷毛纤维的设计,它可以避免铰链内部进入灰尘,从而增加铰链的耐用性;华为Mate X2则是采用独家双旋水滴铰链设计,通过多维相控联动机制,在弯折处形成一个水滴式容屏空间,从而不仅解决折叠状态下的机身缝隙问题,还能最大限度保证最小化的屏幕折痕。 要说铰链这一块的技术,两家各有优势,确实为了耐用性与实际的联动,研发团队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从软件层面来讲,三星Z Fold2随意悬停的铰链设计增加了更多的应用场景,而华为Mate X2的铰链技术更多是在解决机身缝隙的问题。 折叠屏手机目前仍然是一个小众市场,但其因高科技含量特点成为国内手机市场中的「高精尖」的代表,随着技术日渐成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折叠屏手机会出现,价格也会越来越有竞争力,折叠屏手机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而华为Mate X2和三星Z Fold 2的形态话题,也是各有优劣,其实都是在为「折叠屏手机」的技术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