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断了手机这条路之后,华为转身就去帮车企造车,今夜(17日),华为第一车来了! 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华纯电轿车北汽阿尔法S(华为HI版)4月17日晚在上海发布,采用华为快充技术,充电10分钟,续航197公里,其智能座舱搭载鸿蒙OS操作系统,起价28.19万元,最高配价格34.49万元。华为H1版起价38.89万元,高配版售价42.99万元。 华为inside首款车发布 4月17日晚,北汽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极狐宣布,旗下第二款量产车型阿尔法S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中大型车,最高续航可达708km,售价区间为25.19-34.49万元。 与此同时,阿尔法S华为HI基础版预售38.89万元,高阶版预售42.9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车型不仅搭载了华为HI解决方案,同时也是首款搭载华为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 阿尔法S华为HI版,它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它从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可以全程由车辆自行判断路况,自己驾驶的级别。 阿尔法S华为HI版将搭载3颗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13个超声波雷达,同时搭载算力可达352Tops的华为芯片。 阿尔法S华为HI版搭载远距高清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匹配高精地图准确提取车道及红绿灯信息,通过不断机器自我学习、持续迭代,在路口控制表现更加接近人工驾驶,包括直行、左转、无保护转弯等功能。

另外,还针对车机交互开发了鸿蒙OS智能互联座舱,支持多达24个应用生态,包括畅联通话、高德、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用高于手机的交互应用,达到人车交互一体化。打破车机应用难更新的困局,做到跟手机一样,应用能够时常更新。


动力方面,阿尔法S搭载前后双电机,提供高低两种动力,最大功率分别为160kW和320kW,最大扭矩分别为360N·m和720N·m,百公里加速最快仅需4.2秒。 续航方面,新车分为3种续航里程版本,分别是525km、603km以及708km。 阿尔法S或许称得上上海车展开幕前关注度最高的车型之一,因为它是首款搭载华为HI解决方案的车型。此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透露,华为不造车,但将北汽、长安与广汽以“Huawei Inside”的方式合作,分别打造三个子品牌,与北汽合作的极狐正是其一。 徐直军还透露,长安和广汽的子品牌的名称尚未确定,但与广汽合作的L4级智能驾驶汽车计划在2024年推出。 “HI”即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它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等一系列零部件。 另外,据报道称,首款Huawei inside智能豪华纯电轿车北汽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可实现708km(NEDC)的续航里程。
(来源:original)
华为的自动驾驶到底有多厉害呢? 搭载3激光雷达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定制版自动驾驶体验,请注意,这个并不是PPT而是真正的上路驾驶。道路也没有进行任何处理,一切都是在日常生活状态下进行的。 最基本的红灯停绿灯行、无保护左转什么的就不说了,嗯,华为的自动驾驶还可以实现避让路口车辆、礼让行人、避免“鬼探头”、自动识别路化规划路线等等高级体验。 以下视频来源于42号车库
(来源:网易)
据了解,现场测试车辆的行驶情况较为平稳,在红绿灯启停、无保护左转、避让路口车辆、礼让行人、变道等情形下均能实现城区通勤无干预自动驾驶。曝光的华为自动驾驶技术视频显示,在车内配备安全员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脱手脱脚自动驾驶测试。在自动驾驶期间,车辆在穿过行人、电动车及汽车来回穿行的拥挤马路期间,车辆的自动驾驶状态表现得十分科技智能。除了会自动侦探前方的行人车辆,并对车内发出警告提示音之外,中控屏上还会通过红色警示图像进行提示。另外,在两边停满车辆的拥挤道路上,车辆还会自动躲避对方来车,方向盘的调整十分精准,会车同时,还能给右侧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预留出一定的通行空间,宛如一个老司机一般。 华为介绍,在城市通勤场景中,该车实现了覆盖城区、高速、停车场的全场景点到点通行。例如,可智能识别红绿灯并进行停靠或行驶;当车辆在无待转区的路口,能够与对向的直行和左转车流进行交互博弈,最终完成左转;无论直行、左转、避让、上下匝道还是无保护转向,阿尔法S华为HI版都能轻松应对。而且基于机器自我学习技术,ADS每时每刻都在自我学习、自我进化,越开越聪明,成为消费者的专属好司机。ADS高阶自动驾驶系统作为专为中国道路和交通环境设计、以用户驾乘体验为目标的全栈(Full Stack)自动驾驶系统,采用了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全天候全场景赋予私家车每日通勤连续体验。有赖于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近十年的深耕,在自动驾驶算法领域超过五年的投入,ADS形成了超级全栈算法、超级数据湖、超级计算与传感器硬件这“铁人三项”的完美闭环。针对城市复杂场景额外优化,驱动系统更快速的迭代优化,ADS可通过OTA持续为用户提供激动人心的新特性和新体验。

华为快充技术也用上了 阿尔法S华为HI版的车机搭载了流畅的HarmonyOS操作系统,且配备高清大屏、利用1+8+N全场景互联技术,使得导航、视频、音乐和通话等业务能够在智能座舱和其他设备之间无缝流转,让驾乘变得更简单、更有趣、更享受。比如,当用户视频通话时,进入车内可快速完成从手机到座舱显示屏的无缝切换,让用户充分感受车联万物的便捷,时刻体验最新科技带来的乘驾乐趣。 华为将动力域的领先技术赋能于阿尔法S华为HI版。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慢”的焦虑,华为基于30余年电力电子技术积累,提供业内独家AI闪充全栈动力域高压平台解决方案,10分钟最高可充197公里续航里程。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阿尔法S华为HI版便能充满能量。双电机智能四驱,百公里加速轻松跑入3秒级俱乐部,比肩超跑性能,极大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

华为谈造车:今年智能汽车投资将超10亿美元 自动驾驶比特斯拉好多了 在算法层面,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ADS自动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华为如果计算机上干不过特斯拉,我觉得可以关门不用干了。 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干不过”这三个字。一方面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将近10年的深耕,在自动驾驶算法领域超过五年的投入,并不是新玩家;另外一方面,ADS是算法倒推的开发逻辑,全栈能力很重要。 苏箐解释称,ADS的开发逻辑是根据目标场景(中国城区)倒推系统方案,再根据系统方案(传感器+算法)的需求,倒推对算力的要求,然后开发相应的硬件,因此算力和ADS算法完美匹配。 “不做噱头,马上量产,不是PPT。”苏箐强调了这三点,同时他表示ADS去年已上车进行路测,今年量产发货,是马上量产的最高算力硬件。 另外华为轮值董事徐直军对于华为提供的自动驾驶能力曾经放下豪言,“比特斯拉好多了”。 4月12日,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就曾表示:“‘华为inside’合作模式的车,在4月份的上海汽车展上,在上海市密集城区提供给大家进行自动驾驶的体验,我们的团队告诉我:他们是做得最好的,当然我期望他们是最好的,吹不吹牛我不知道。他们说,他们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这比特斯拉就好多了。” 在演讲时,徐直军就华为下一步战略举措表示,将优化产业组合,尤其是增强软件能力、加强先进工艺弱相关产业投资和智能汽车部件产业投资。 徐直军强调,将持续加大智能汽车部件产业的投资,尤其是自动驾驶软件的投资,核心是自动驾驶软件能否真正让未来的汽车实现自动驾驶,进一步走向无人驾驶,希望通过增强自动驾驶软件投资,推动整个汽车行业跟华为从事的ICT行业走向融合,为华为带来长期持续的战略机会。 目前智能汽车业务是华为除消费者业务外功能最完备的BU。“目前已经在这一业务领域投入了10亿美金,即便不做国外市场,每年每台车平均可获得1万人民币的收入,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当然,华为做任何一个产业都聚焦全球,不仅仅在中国市场。”徐直军表示,“今年对智能汽车业务部门的投资将超过10亿美元。” 在回答媒体有关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策略时,徐直军说:“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华为应该造车,华为有品牌,也有能力,为何不造呢?连小米都造车了。但华为不造车的决策是经过多年讨论的。” 徐直军表示,过去几年,他和几乎所有汽车厂商董事长都进行了交流,了解到汽车产业更需要ICT技术,希望借助华为在ICT方面的能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产品。在2018年华为就确定了不造车,只赋能汽车行业的决策。 因此,他再次强调,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华为正在与车企开创新的商业模式,包括与北汽、长安、广汽三家伙伴进行深度合作,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跟车企打造子品牌。不过这种合作不会太多。”徐直军透露,“华为与北汽合作打造了子品牌汽车,今年年底将陆续推出。” 另外,华为员工也发朋友圈称,这辆车,背后是数不清的无名英雄!

延伸阅读 华为手机也不送充电器了?官方回应会降价 网友怒赞 导读:继苹果、小米后,华为手机也开始不附带充电器了!但这次的解决方案普遍让消费者满意。 自从去年苹果开了不送充电头的先河后,不少手机品牌相继取消赠送手机充电头,或者是推出二选一的版本,比如三星、小米、魅族。 而就在前几天,华为也传出部分手机取消充电器和数据线,随后媒体确认了此消息。

华为也要取消充电器了,售价减200元! 据中国证券报,4月17日上午,记者从华为商城客服获悉,4月16日起推出不含充电器和数据线手机新版本,售价减少200元。 目前华为Mate X2、Mate 40 Pro、nova 8 、nova 8 Pro这四款有推出,开售时间以实际销售情况为准。 据新浪报道,有华为线下门店已经开售无充电器版本的机型。


目前在华为网店上也已经可以看到Mate X2无充电器版本上架,降价2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这次线下不送充电器的四个机型,Mate X2、Mate 40 Pro、nova 8 Pro、nova 8都是66W的快充功率。 其它大部分华为中高端机型都是40W为主。

如果是入门款机型,则是更低的22.5W,

也就意味着,不送充电器的这四款机型,如果使用其它华为手机型号的充电器,是没法达到最高66W的快充功率的。 而且,华为的快充协议是自家研发的私有协议:Super Charge Protocol,和Fast Charger Protocol,是无法兼容市面主流的PD协议的,对用户来说,还是有点不方便的。

苹果、小米此前已有类似做法 网友:还是华为方案良心 取消充电器的行为似乎越来越流行,这最早开始于苹果手机。 2020年10月份,苹果首款支持5G的手机iPhone 12系列正式发布。在发布会上,苹果指出现在全球已经有20亿个苹果充电器,完全可以重复使用,为了环保,不建议继续在标配中放入充电器。 但苹果并没有给消费者提供附带充电器的版本,也没有因为减少了充电器而降低手机售价。而消费者如果需要单独购买官方充电器,则需要额外花费149元。 在苹果的做法影响下,国内手机厂商最先跟进的是小米手机。2020年12月28日,小米11新品发布会中,小米也推出不含充电器和数据线的“标准版”。但小米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除了不含充电器的版本,也有附赠55W氮化镓充电器“套装版”,两个版本可自由挑选,价格一样。


对于外界质疑,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称:“不再标配充电器,五年前我就有这个愿望,所有的人都觉得好像我们在抄苹果。我觉得不送个充电器有什么好抄的,其实这个创意是我最先发起的”。 而三星在今年1月份的S21发布会中,包装盒中没有标配充电器,但最终表示会予以赠送。不久后,魅族则采用了老充电器换新充电器的活动。 而对于华为这次既能让用户自己选择要不要充电,又确实有降价的做法,不少网友表示“可以有”:



不过,华为手机并不是在发布新品时取消了充电器,而是对已经发布的机型。当初苹果取消附带充电器,余承东发布会上曾经调侃过此事,表示华为Mate40系列会一直附带充电器,不需要用户自行购买,不料时隔几个月后主动打脸。 不给充电器真的环保吗? 继耳机之后,不送充电器再次成为多家厂商一致的选择。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道,新款手机都是适配快充充电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拥有新款充电器。例如苹果12配备的20W充电器,与Type-C转lightning快充线,价格并不便宜 ,如果想要达到快充的目的,仍然需要自行购买,无法达到环保的目的。 取消充电器的做法并无法说服所有消费者。2020年11月,西安一名消费者将苹果告上法庭,成为国内第一起因为此事起诉苹果公司的案件。而在此之前,巴西的圣保罗州消费者保护基金会也以此理由起诉苹果并胜诉,法院对苹果做出了近200万美元的处罚。 第三方快充迎来利好? 国开证券认为,头部手机厂商相继取消附赠充电器,或将引领行业趋势,快充产业链有望迎来成长机遇,同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基于其功率密度大、能量转化效率高及体积小等优势,将成为快充技术升级的重要方向,未来市场有望快速渗透。 早在2020年8月,民生证券指出,协议兼容性增强推动一对多充成为可能:一是快充技术方案逐步实现对USB-PD协议的兼容,二是私有协议正逐步走向开放,华为、OPPO开放快充技术授权,第三方快充有望迅速放量。 从市场空间来看,民生证券预计2022年整体有线充电器市场空间为1081亿元,其中快充986亿元。
信达证券指出,若未来安卓系厂商再度同步跟进(取消随机附赠充电器),第三方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打开。以手机年出货14亿部,充电头单价60元预计,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级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