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OPPO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旗舰OPPO Find X3系列,它被OPPO称为“十年理想之作”,意在致敬OPPO于2011年推出的第一代Find手机——OPPO X903。 但在这场发布会中,Find X3的“理想”并不仅限于手机,它还有一个“汽车梦”。发布会上OPPO宣布,Find X3将和理想汽车合作,Find X3可以作为理想ONE的蓝牙车钥匙,同时还能实现远程开窗、鸣笛寻车等功能。 
虽然OPPO CEO陈明永曾在2019年表示,OPPO目前不会进军造车领域,但回顾过去一年OPPO的动作,这家手机巨头实际上在不断拉近它和汽车行业之间的距离。 去年,OPPO就宣布与长安汽车、比亚迪等汽车厂商合作,在OPPO钱包中上线车钥匙功能。今年1月26日,OPPO更是公开了部分汽车专利(包括防撞提醒等),被外界视为OPPO涉足自动驾驶领域的信号。 
其实对汽车领域感兴趣的手机厂商并不只有OPPO,从2018年开始,国内手机厂商纷纷提出“汽车战略”,重点瞄准车联网领域。锋见(ID:feng_keji)认为,今年,我们就能看到国产厂商在车联网领域实现对谷歌、苹果等先发者的“弯道超车”。 苹果谷歌早已上车 若提及当前国内厂商在车联网领域的布局策略,我们必须要提到谷歌、苹果等车联网先驱。2013年,苹果提出iOS in the Car的概念,后来将其改名为了Carlpay,而谷歌也于2014年推出了Android Auto,经过六年的迭代,Carplay和Android Auto都在市场上获得不少好评。 
其实在2011年,大众本田等汽车厂商就和三星、诺基亚一起建立了名为MirrorLink的车机标准,但由于彼时的手机性能不足,兼容性问题也迟迟无法解决,这让MirrorLink的使用率并不高。 而苹果和谷歌这两家科技巨头通过自己构建的平台,将算力绑定在手机上,保证了车机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手机硬件的缺失,也是BAT等国内互联网厂商迟迟没能在车联网领域获得大众认可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占有率上看,Carplay如今具有压倒性优势。目前全球支持Carplay方案的车型已经超过500款,而谷歌仅有不到100款。 
锋见(ID:feng_keji)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了二者目前的体量差异:其一是相较于苹果的均衡式交互思路,谷歌过于侧重用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理解决问题,这导致Android Auto的视觉设计和可用性逊于苹果。对于苹果来说,Carplay就是汽车车机系统的“手机化”,苹果通过严格的准入标准和优秀的视觉设计,提高车机系统的使用体验,并融入通话、地图导航、音乐等iOS生态业务。 
谷歌输给苹果的第二大原因是隐私问题,Carplay仅需要位置、时间等简单状态,Android Auto却需要燃油位、里程、档位等驾驶数据,谷歌甚至还希望能获取汽车的瞬时油耗、雨刷状态、电量等关键数据,这引起了车厂的警惕。宝马和保时捷等企业就因为隐私问题放弃了和谷歌的合作。 不过在经历多次迭代后,如今这两者的使用体验正在趋同化。这也给国内厂商指明了道路:若想进军车联网,手机厂商最好自己构建平台。目前国内手机厂商也是遵循着这样的思路,但具体到实践环节,他们与国外厂商又有着诸多不同。 生态“朋友圈”是关键 Carplay的成功秘诀和iOS是相通的,他们都代表着苹果对于用户体验的极致需求。但反过来讲,iOS的缺点却也成为了Carplay的最大桎梏:封闭化。一开始,苹果并没有向第三方厂商开放音乐和导航的应用入口,直到2018年才正式向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第三方应用开放,中间隔了四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