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金玉满堂
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
2021.1.1开展
国家博物馆
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展览以“皇权与秩序”“生活与习俗”“陈设与清供”“艺术与信仰”“文治与武备”为脉络,展出沈阳故宫馆藏清代宫廷文物200余件(套), 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精选馆藏30余件(套)清宫器物参与展览,为观众揭开中国最后一个皇朝的神秘面纱,展现出清代宫廷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最高工艺。
清康熙五十四年款编磬
清银镀金寿字火碗
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并列为目前中国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是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博物院是以盛京皇宫为基础建立的,是国内著名的两大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之一,典藏有十分丰富的清代宫廷艺术珍品。
蜡烛袋
2021.1.15-6.13
林冠艺术基金会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
展览是艺术家扎克瑞·阿姆斯特朗(Zachary Armstrong)在中国的首个个展,展品览包括艺术家极富个人特色的蜡彩画、陶器、雕塑和装置作品。该展览也是阿姆斯特朗迄今为止最大的展览,向观众集中展示他涉猎广泛的创作实践。阿姆斯特朗为此次展览创作了全新作品,将林冠北京的空间转化成与其以前作品相互参照的微观世界。这些全新作品包括步入式的绘画房屋模型,真人大小的霸王龙头骨青铜铸模,大规模的墙上装置以及新作绘画。这些作品暗示了阿姆斯特朗本人的生活和童年,以及流行文化和艺术史的对话,同时也对当代社会现实作出评论。
寂静剧场
2021.1.23-3.13
HdM 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东街
寂静是一种声音,也是很多、很多种 “声音”。越来越多时候我们无法享受寂静为我们带来的复杂心理状态,也不再听得到寂静的声音。寂静所散发的魅力,引导我们去好奇,去观看。陈晗和谢其的作品都处在寂静中,在“寂静剧场”这个展览中,他们分别用近年新作唤起我们在静谧漂浮世界下的微妙情感。
陈晗《空荡》,布面油画,60x90cm,2020
谢其的作品以饱和度极低的颜色推进出无数架空了时空的 “舞台”,一些难以被及时阅读的“静物”和模糊的人体被赋予了绝对主角的崇高感,万物的灵性在画面中流淌出来,艺术家精心营造的跨越时空的 “舞台” 捕捉了人类灵魂深处的隐秘。陈晗的作品如以往一样,用刻画静物的方式处理笔下的人物。这些生命中来往的过客,讲述着如泛黄录影带上投影的故事,画面中浓烈的情绪牵动人心,也构建出一个个介于现实和文学电影之间的精神故乡。
谢其《红核桃》,布面油画,50x100cm,2017
未知的未知
2021.1.30-4.5
今日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
作为2018年第三届今日王式廓艺术奖的获得者,艺术家郑达个展“未知的未知”,经过为期两年的筹备,将于2021年1月30日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二层开启。作为低科技实验室的创立者,郑达的艺术创作一直延续着对机器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兴趣,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人机之间的交互,还可以发现他为机器赋予“思考”之后形成的“新物种”。
郑达《机器的自在之语》 ,互动LED装置,2016
上海
光入变
2021.1.16-2.21
宝龙美术馆
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055号
本次展览由共分为三个部分,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逻辑与多年的艺术思考与尝试,包括创作的一系列装置和架上绘画作品。现场展出作品继续保持艺术家对能量转换的兴趣与回望意义的探求。艺术家黄喆通过巧妙独特的方式成功地把光作为观看元素纳入作品表现中,通过作品理解光并表达光,与光同现。
《无量的瞬息》系列
《隐力》系列 no.2
沈心怡
苦鞭作乐
2021.1.30-3.13
Gallery Vacancy
上海市黄浦区四川中路660号5楼
展览展出了艺术家近期的一系列雕塑及装置作品。沈心怡从看似互不相干的主题中获得灵感,从“农舍时尚”风格的家居装饰到历史上恶名昭著的酷刑和刑具,以一种冷静且诙谐的方式,令日常物品于代际更迭中遗失的密谋浮上表面。
《肠卜司》,木材,金属零件,92 x 49 x 5 公分,2021
此次展览的标题,“苦鞭作乐”(Misery Whip)直译为“痛苦之鞭”,取自于伐木工人对双人横锯这一传统劳作用具讽刺的戏称。作为一度被广泛使用的传统器械,双人横锯在现代电锯的发明后逐步消失乃至淘汰。在这自嘲却又暗含诗意的俚语背后,指向的是日复一日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肉体逐渐工具化的进程——支配工具的人终将为工具所支配而成为工具的一部分。
《原初(神降少女)》,古董篮,布料,聚氨酯泡沫塑料,69 x 28 x 16 公分,2021
震荡的高光
2021.1.31-4.10
龙美术馆
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
作为艺术家在国内首个美术馆个展项目,展览以艺术家长期以来关注的创作命题与工作方法作为基本线索,通过展厅中七组面向广泛又彼此互文关联的系列绘画及绘画装置作品,以非时间线性的方式展开。
李姝睿,Sharp(局部),铝,喷漆,整体尺寸可变,2013-2015
研究“光”和“色彩”的本体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是李姝睿艺术实践的核心。艺术家坚信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里,“光”和“色彩”的运用都能反映、记录和塑造时代中个体需求和精神状态,更与广义的集体意识形态相关联。近年来,艺术家发展出更综合性的工作方法系统,并从切身的生命经验出发,以极具个人化的绘画方式及其延伸实践,探讨绘画本体边界,及光与色彩的功能性、社会性、政治性等。
李姝睿《不同时代图景中的像素》(局部),宣纸上墨和矿物质颜料,木板裱布上丙烯,整体尺寸可变,2019
李姝睿《深白》,绘画装置,木板裱布上丙烯,114 件,整体尺寸:540×1000cm,2016-2017
深圳
故乡系列1
海波和他的北方
2020.12.19-2.28
坪山美术馆
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汇德路
坪山美术馆推出“故乡系列”展览,旨在从艺术的视角去讨论深圳背景下故乡和他乡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呈现他们对于个体生成和故乡之间,基于家庭情感、地缘文化、社会与时代印记等维度的省思、重返和表达。在当下对于“故乡”命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流动的现代性和传统地方性问题的反思,为新的知识与价值共同体提供艺术的观照和思想的资源。
围屋之变
2021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前展
2021.1.22-2.28
雅昌艺术中心(深圳)
深圳市南山区深云路19号
当龙南客家围屋以当代变奏的形式相遇第17届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12位当代艺术家以龙南围屋为创作起点,如何参与并介入其间,完成一次关于传统移民建筑的对话?处于后疫情时代的全球语境中,我们开启了重新思考共同生活方式与势在必行的问题意识。
傅中望 《洞见》,雕塑、木,53×53×53cm,2020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变动虽然给展览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却给12位参展艺术家留下了更多的创作时间,在这一年期间,艺术家多次实地深入龙南,以龙南客家围屋的建筑为出发点,进而探讨当今社会下的聚居方式,从而精心创作出这批与龙南建筑、与围屋背后的生活方式发生关系的作品。
李向明 《抱团取暖》,装置、木、火盆,550×255cm,2020
广州
秋思
2021.1.23开幕
镜花园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农业大观园(四海马术)内
郝量个展“秋思”一题受启发于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同名套数作品《套数·秋思》,这既暗示了郝量在近年创作中的散曲式抒怀结构;又反映出艺术家对元代绘画以及现代以来造型变化的揣摩和反思,追问今时的情感形态如何可以通过凝炼的形式得以凝聚和再造。展览中,我们将和艺术家的诸种感悟相遇,那些刹那间的感悟,或来自某个诗句在艺术家头脑中的浮现,或来自现实中和一草一木的相遇,由此出发,艺术家让我们感受光线的隐现、思绪的起伏、形象的浮沉,语词、色彩、线条和世界的发生相互缠绕,难解难分,共同演绎着一个精微的、富有张力的精神感悟的剧场。
艺术商业编辑部
编辑:xuxu
图:各机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