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开始,三星、LG和一大波国产电视厂商都推出了8K电视。进入2020年后,8K电视已经成为标配。由于4K内容匮乏,很多消费者对4K电视反应非常冷淡。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热炒8K电视注定是一场闹剧。 
单纯从技术指标来看,8K电视的清晰度更高,比4K电视清晰度高4倍。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没有8K分辨率的内容,8K电视的优势是体现不出来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大部分视频内容分辨率是1080P,使用2K电视与使用8K电视播放效果是一样的。 显然,没有海量的8K内容,很多消费者并不乐意购买8K电视。而且,8K电视的价格更高。以三星电视来说,75英寸的8K电视价格在4万左右,而75英寸的4K电视价格大约在7000块钱左右。除三星外,海信、创维、TCL等电视品牌的8K电视,售价也要比4K电视贵5倍左右。 不难看出,8K电视的价格更高。正因于此,消费者购买电视时,并不会考虑8K电视。然而,很多电视厂商和媒体,都对8K电视高唱赞歌,这种热炒行为非常不理性,甚至有忽悠消费者的嫌疑。 
在很多人看来,8K电视普及后,内容匮乏的短板很快就会消除。事实证明,4K电视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才普及。早在2012年的时候,4K电视已经成为家电行业的热点,但2K电视的销量比较低。一直到2015年,4K电视在国内的销量才突破1000万台大关。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4K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只有5成左右。 就现状来看,4K电视要想达到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至少还需要2-3年的时间。粗略算下来,从产品上市销售到普及,这一过程大概需要10年左右。同样的道理,8K电视的普及至少也需要10年。与4K电视相比,8K电视的普及更困难一些。 不可否认,现在8K电视的价格非常便宜,一些品牌的8K电视只要3000多块钱。然而,这些廉价的8K电视根本不是真正的8K电视。在一些8K电视的宣传中,经常会有支持8K解码的字样,而电视屏幕只有4K。试问,一台电视屏幕的分辨率是4K,支持8K解码有什么意义? 
严格来说,把支持8K解码能力的电视定义为8K电视,这属于营销欺诈,因为这些电视本质还是4K电视。为了提高销量,一些电视厂商开始热炒8K电视。事实上,8K电视普及难,除了价格高的因素外,内容生态匮乏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电视台播出的内容还是1080P,互联网平台上的视频清晰度更低,只有720P。央视的4K频道只有一个,8K频道至今还是空白。春晚第一次使用8K播出,但其他节目还没有达到8K的标准。从内容拍摄,到内容后期制作,再到播出,全面升级到8K标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眼下,4K内容生态链还没成形。从电视台,到互联网视频平台,都没有普及4K内容,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的4K电视也没有用武之地。这样的情况下,厂商一味热炒8K电视,这不就是一场闹剧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