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如何拍好“地平线”画面,这问题乍一看,估计很多人不屑,心想“拍地平线”谁不会啊?
 于是拿起手机立马拍一张(见下图)
 
 
 看到这张照片,很多伙伴马上会说——这不是拍歪了吗?
 的确,如果一个带“地平面”的照片连基本的“横平竖直”都保证不了,直接会导致画面看上去不稳定,别扭,更谈不上美了。
 
 
 这类“硬伤”如果特意拿来讨论,大家都能一眼发现问题所在,但在日常拍摄时,保证“横平竖直”这类小问题,却被很多初学摄影的伙伴们所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不觉得拍歪有什么影响。 2-拍摄时来不及“吊线”找平,拍出来才发现歪了。 3-不知道怎么找“地平线”。尤其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场景中,不止一条横线,分不清应该以哪条为主。
 ▼比如:这张风光照,你认为“地平面”在哪里?
 
 
 首先,我们先仔细观察,能从这张图中找到5条“暗藏”横线画面。究竟哪条才算“地平线”呢?
 
 
 暂时留个“小问题”,下文中小月会说说自己的选择以及如何拍摄这类多线条场景。
 总之,拍“地平线”的画面很容易,但要说“找准地平线”且利用好地平线拍美眼前风景,就需要些前期拍摄和后期调整的技巧。
 
 
 小月在拍摄这类场景时,总结了三个“关键字”——找、定、改。具体如何理解和使用好这“三字经”,接下来逐一和大家聊聊。一、“找”|如何“找准”地平线?
 对于一眼就能看到的“地平面”场景,只需稍注意都可以找准,但依然有伙伴“拍不平”,原因无非就3点:
 1-没意识到地平线倾斜,会造成画面不稳定; 2-瞬间抓拍,没时间找平; 3-拍摄时没感觉不平(或无法判断是否平行)。
 
 
 我们暂且不管认知问题,单纯从解决“瞬间拍摄,无法判断”平行的小问题。▼方法1-打开手机相机“网格线”
 更喜欢称之为“参考线”,借助常用的“三分法”构图,用横竖各两根线条,将画面分为“九宫格”,而我们可以通过画面中线条,来快速参考“水平面”是否平行。
 
 
 虽然只是一个小功能,但能快速帮我们确定“地平线”画面是否水平,哪怕像这种接近全景“超长地平线”画面,一样能保证“横平竖直”。
 
 1-如何开启手机“网格线”?
 
 手机相机的“网络线(参考线)”,使用时需在“相机设置”中手动开启。
 
 2-如何借“网格线”确定地平线位置?
 
 有了“网格线”帮助,我们能快速“找平”,但一共两条横线,我们该将画面中的“地平线”放在哪条线上呢?
 
 
 ▲就像上图,我们分别将“地平线”放置在两条参考线上,而且还有一张居中画面,你感觉哪张更好呢?
 其实这个没有绝对结论,我们可根据画面情况来取舍,当然“地平线”位置不同,画面突出的主题会有变化。
 ▼比如:天空很美,下移地平线|突出夕阳晚霞
 
 
 ▼阴天,上移地面线|突出地面色彩
 
 
 ▼地平线居中|对称画面更平衡
 
 
 以上例图只想告诉大家,无论“地平线”位于画面中哪个位置,做到“横平竖直”是我们保证画面稳定的基本。▼方法2-掌握正确的持机姿势
 依然是个简单到家的问题,但会直接影响我们拍摄的稳定。
 拍摄时,我们的“手”就是拍摄稳定的基础保障,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拿手机拍摄,在按下快门时,轻微的抖动都会导致画面细节不清晰或直接虚掉。
 
  
 ▼拍摄时,有3种相对稳定的持机手势,大家可以参考使用:
 
 二、“定”|如何“确定”地平线?
 
 文章开篇时小月留下个“小问题”,在一张隐藏多条“横线”的照片中,问大家会将哪条线作为“地平线”。
 
 
 看到这张图,首先我们能发现,并没有之前很明显的“地平线”画面,而且层叠远山造成多条线,近处还有树木、田地也有不同的线条,着实有点不好分辨,怎么办呢?
 ◆小月总结3个技巧:看主体、排除法、找平衡1-看主体|先确定画面主体
 首先确定画面中的主体,然后我们再来帮助“主体”选择一个合适的“地平线”,即能突出主体,还可以美化主体,总之就是要让“主体”看着舒服。
 ▼而这张画面“主体”是白色徽派建筑群——塔川小镇
 
 2-排除法|去掉不协调直线
 确定完主体,我们就以这个“主体”为参照,看看画面中刚确定的5条横线中,哪条最适合“主体”,可以让画面更平衡,协调。
 ▼将1、3号线作为“地平线”: 因为这两条线基本平行,同时来看。我们将画面整体以这两根线条为“地平线”调整。
 调整后,发现“小镇主体”整体倾斜,画面看上去不舒服,首先排除掉。
 
 ▼将2、5号线作为“地平线”:
 同样方法,以2、5号横线为“地平线”,将画面调整后,发现“主体”倾斜的更利害,且整个画面都是“一边倒”,果断放弃。
 
 ▼将4号横线作为“地平线”:
 最后只剩下4号横线,我们将之作为“地平线”调整画面试试看。
 主体终于看上去平衡了,且位于画面中心,比前两张感觉更突出,同时也弱化另外几根线条,如果找到这种感觉,说明你就选对了“地平线”。
 
 3-找平衡|让画面更平稳
 通过以上两步,我们其实已确定了“地平线”,但假如你还想精益求精,可以继续利用“找平衡”的方法,进一步微调。
 ▼ 参考下图,我们来分析: 
 1)目前1、3号横线和2、5号横线,两两呼应,且从图片的左右两侧开始,在画面中有种交差的感觉,行成几个稳定的“小三角”型。
 2)画面中的“主体”几乎居中,“地平线”位于画面下三分之一处,标准的三分法构图,让主体在整个环境中感觉很稳定。
 
 
 经过以上调整,我们不但确定了地平线,也突出了主体,但“主体”太居中也会让画面死板,所以倾斜的4条横线,与主体呼应,让画面有了动感,这也是“斜线”构图的优点,要善用。
 
 
 当然以上这些是针对初学摄影的伙伴们,帮助大家分析、确定“地平线”的方法,如果拍久了,有了“摄影感”,完全可以通过“确定主体”之后,直接找准“地平线”。三、“改”|如何后期“调平”?
 
 针对一些瞬间抓拍,或当时没意识到“不平”而导致照片整体不稳的画面,我们也不要放弃,可通过后期略做调整,达到平衡。
 ▼比如:下面原图(地平面倾斜)及后期调整效果对比
 
 
 这种调整方法,用手机后期工具就可快速完成,非常简单,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步骤吧。(一)需要的手机后期App:
 
 手机打开(或下载)snapseed——指划修图工具,很多摄影老师推荐的免费修图工具,很实用。
 
 (二)如何后期调整?
 
 我们以下图为例,看看如何将倾斜的地平线“调平”。
 
 ▼第一步:插入原图
 1-手机打开snpaseed,点击“+”开始 2-从手机相册中找到并打开“原图”
 
 ▼第二步:调整“地平线”
 1-点击“工具” 2-选择“视角”(可看到4个调整工具) 3-如果倾斜角度很小,可选择第一个“倾斜”工具 4-手指“左右”滑动屏幕可调整平行线,“上下”滑动可调整垂直线。 5-对照白色参考线,可调整好地平线(注意,如倾斜角度过大,不建议用此款工具)
 
 
 ▼因这张图水平倾斜相对较大,为了保存更多的原图画面,小月选择了第四个“自由”工具调整。
 7-选择“自由”工具(画面出现4个方向箭头) 8、9-根据原图情况,只需向右上角拉动画面,即可调平“地平线” 10-同样根据白色参考线,最终确定“地平线”调平。 11-点击右下角“对号”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保存调整 后效果
 1-点击“导出” 2-选择“导出或保存”均可成功保存至手机相册
 
 
 以上我们通过详细的三步,分别告诉大家两种调平“地平线”的方法,这种方法还适合调整垂直线倾斜,或一些结构畸变,很实用的技巧,可以多尝试。
 
 
 怎么样?没想到“拍好地平线”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也有这么多“内幕”吧?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同样适合摄影。这也是很多初学伙伴常困惑的——为啥同样的画面,人家拍的好,自己怎么拍都不行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