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产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的发展可谓直线上升,在多个国家的市场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但在智能手机的核心部件方面,却始终受限于海外的科技公司。硬件方面以核心处理器为主,包括小米科技、OPPO、vivo等主流厂商均采用高通的骁龙系列平台,而华为虽然拥有自主研发的海思麒麟芯片,但依然是基于ARM架构打造;操作系统是软件方面的核心,但国内的PC电脑一直使用微软的Windows系统,手机端目前多数是来自Google的Android系统,即便是早期的Windows Phone或黑莓、塞班也同样是来自海外的操作系统。 
在华为遭遇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限制时,华为消费业务部CEO余承东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为已经拥有可以代替Android系统的手机端操作系统,此后余承东再次透露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预计将会在第四季度完成,明年第一季度将会正式商用,但华为依然会以Android系统作为手机端的主要操作系统,只有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启用自家的操作系统。
华为研发的操作系统被命名为“鸿蒙系统”,针对这款操作系统,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个人观点,任正非透露华为的操作系统非常适合物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的应用,目前华为正在基于这款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目标是实现多种互联网设备的互联,被问及是否会应用于智能手机的时候,任正非则表示“非常有可能”。 
7月12日,华为发布《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首席财务官梁华在面对媒体时表示,鸿蒙系统最终是否被用于智能手机的决定还没有得到最终确认,如果美国完全禁止Android提供给华为,那么华为可能将会把鸿蒙系统发展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 
三位华为高层对于鸿蒙系统有着不同的说法,外界对于鸿蒙系统究竟是否会被用于智能手机的猜测也是说法不一。不过7月19日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对于鸿蒙系统的作用有了明确的回应,陈黎芳表示近期提交的“鸿蒙操作系统商标”是在工业方面有需要,而真正的鸿蒙系统并不是为智能手机设计的,未来华为手机将继续使用Google的Android系统。 
不过鸿蒙系统应该是还是真实存在的,它的首次亮相有可能是在8月9日即将开幕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而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终端产品有可能是即将发布的荣耀智慧屏作为面向市场的首次试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