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炫逗玩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作为一个键摄,器材什么的必须得买齐了。三脚架作为除了相机镜头以外最重要的器材是一定不能少的。我之前买过两个三脚架,一个是马小路的桌面三脚架,很小很轻便,旅游装包里拍个长曝或者给GOPRO当手柄都很顺手。

另外一个很普通的铝合金反折三脚架,在家拍拍开箱什么的很好用,但跟着朋友出去几次就发现不行了,拍的时候没啥感觉,回来一看都有点肉,应该就是架子不够稳。而且外出拍照的时候才发现,三脚架的操控调节是不是方便也很重要,尤其是拍日出,日落都是黑咕隆咚的,架子经常没调整到位,总之就是各种不爽,于是心生了换架子的想法(你懂得,前面一大堆都是说服自己的借口)。

赶上618特价,拿下了马小路MT-5L的套装版本(上次MT01没赶上预售,这次也没赶上,就算特价也损失一个亿)

马小路的架子在圈内口碑还是不错的,走的也是中高端路线。这次的MT5L是MT-05的加长版,使用了碳纤维制作,非反折无中轴4节粗管径设计,收纳长度不低,工作高度不高,但却有他自己的优势,后面慢慢说,先来开箱吧

开箱


银黑色包装给人一种高级货的感觉有木有,右上角把三脚架的基本参数都写上了:960g不含云台,不算轻,毕竟这个不是走便携路线的。



收纳包是必须的,这个收纳包的做工还不错,看起来比较结实耐用,但细节上其实可以再加强一点,比如定制个品牌拉链头什么的。


里面的东西很简单,不像当时MT-01那样又是工匠精神,又是预售说明的,只有三脚架本体,延长杆和配件包


配件包里送了4个规格的内六角,让用户不光能拧快装板还能全面的调整和维修保养架子。


这就是MT-5L的本体了,旁边的MT-01相比之下就是小小弟弟了。


我买的套装版本,是包含CB-30云台的,云台和三脚架顶端的部分都是铝合金喷砂,表面处理金属质感很赞。


3条腿自然是碳纤维材质,硬度高,重量轻,上面有马小路的商标贴纸。



MT-5L是4节设计,也就说能伸出3节,采用内锁紧,我其实更喜欢外锁紧的设计,锁紧和释放都很明确。但内锁紧体积小,重量轻。

MT-5L底部的防滑头很大,使用硬橡胶制作,耐磨和稳定度都相当好。脚钉材质应该是不锈钢的。


MT-5L的支脚可以3个角度打开,分别是26度,55度和85度,26度可以保证稳定性的同时最大化高度,而85这基本都要水平了,可想而知MT-5L的最低工作高度有多低。


这个螺丝可以调节管脚调节的松紧,中间带螺纹的窟窿不知道是什么用途。


拆下云台后会发现三脚架的这里做了相当多的镂空处理用来减重,做工还是不错的。


这个CB-30也是为了MT-5L定制的版本,只在套装中出现,并没有零售版本。所以云台和架子的一体化程度很高,无论尺寸设计还是配色都很协调,所有的固定机构都是黑色,调节机构都是银色。


CB-30是双全景云台,云台底座可以360度旋转,而快装板夹坐部分也能围绕着球头的顶部旋转,不过并没有马小路零售云台中的阻尼调节功能。球体直径30mm,锁紧力度应该还不错,放在标称承重6kg的MT-5L上很适合。



调节机构的手感到位,阻尼舒适,虽然没法和高端云台相比,但用起来都相当顺手,不过我觉得三脚架的使用体验一半来自于云台,如果有更多预算,建议可以换一个。



快装板和MT-01上那个是同款,稍显寒酸,不过轻到是轻,表面是仿皮材质,而MT-01上那块是软木材质,都可以有效的保护相机底部(出二手的时候能卖个好价钱)

整体做工上MT-5L依然保持了马小路相当不错的做工,金属部分的表面处理细腻,质感很好。宅男对这种金属+碳纤维的东西总是毫无抵抗力(嗯,自行车也是),拿在手里把玩的欲望很强。所以再放几张图片吧




使用体验

之前说了,MT-5L是一个无中轴的三脚架,因为无中轴,自然就无法反折,无中轴缺点是,无法反折,三脚架的收纳长度会增加出一个云台的长度。而且腿长的架子有中轴的在中轴升起后的工作高度会比较高,无中轴就比较低了。


但对于这种出门拍片的架子,稳定度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很少有需要升起中轴才能拍到的情况。现在都用微单,低角度翻转屏取景没有丝毫问题,所以中轴基本是不会升起的。而收纳尺寸方面,只要架子不至于塞不进包里,多5cm少5cm并不重要。

而无中轴能带来更轻的重量,更稳定的支撑和更低的工作高度,比如这样。


这个工作高度大概只有5,6厘米,加上云台也就不到20厘米,和桌面三脚架一样了,完全可以胜任拍开箱的工作。


MT-5L还是走的相对小巧的路线,收纳长度45cm,对于普通稍大摄影包都毫无压力,小一点的也可以外挂,而4节脚都伸出来后,最高工作高度大概1m,虽然还没来得及出去拍照片,但这个高度应该是非常的够用了,我以前那个5节的架子最小的一节是从来不敢伸出来的。


26度的展开角度相比普通的架子稍大,这也让展开时地面的投影面积变大,这个面积越大稳定度越好,可见MT-5L是以稳定性为第一考虑的


MT-5L的最小管径是14mm大概和成年人食指粗细,这比1系列13mm的最小管径还要粗。稳定度有相当的保证。

当然,更大的展开角度会让工作高度进一步降低,万一真得用到超过1米的情况怎么办呢,比如前面有个很高的栏杆什么的?有中轴的人家能升,没中轴的不是傻眼了?

这就要拿出套装里另外一件东西了,碳纤维延长杆:



这个东东就是一根2节的碳纤维管子,管径在22mm左右,和普通的中轴类似,在两端还有加宽的设计用来提升连接部分的稳定度。不过这两部分是塑料而非金属。


两节都伸出来有45cm(架子收纳后也差不多这么长,可以做参考),可以吧MT-5L的工作高度提高到1米5左右,这也是多数有中轴三脚架的工作高度。


一头是3/8螺孔拧在架子上,一头是3/8螺丝拧在云台上,装好后大概是这个样子。

这个设计很巧妙,即保留了无中轴脚架的优点,又解决了无中轴三脚架工作高度的问题(只能应急)。而且这个延长杆并不只能干这个。


延长杆顶端的3/8螺丝使用了嵌套结构,外部可以缩回,漏出里面的1/4螺丝,这样就能用来固定很多小设备,比如GOPRO。



这就变成一个碳纤维的GoPro自拍杆,所以出门的时候这根延长杆完全不会成为累赘。

同时,三脚架上的螺丝也是这样的嵌套设计,也可以支撑类似稳定器这样的小型产品。

最后来看看重量


实测重量:云台289g,架子962g,延长杆152g和官方数值在误差范围内,便携性还是可以的,尤其是这跟延长杆,拿在手里又轻又硬。

总结:


MT-5L这款产品定位非常准确,较粗的管径和无中轴设计满足拍摄风光,星空,夜景等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对稳定的要求,又有着较短的收纳长度和轻量化的碳纤维材质带来了不错的便携度,所有的设计都是直击用户需求,这也是让我最满意的地方。同时三脚架的各种细节设计,非常好用的延长杆都给使用者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

因为还没来得及带出去拍摄,所以更多的稳定性方面的测试也没法完成,但是从简单的体验来看,MT-5L用起来很顺手,同时凭借良好的设计,足够粗的管径和支撑面积,想必稳定性也能令我满意。

最后是2张工作照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 加入炫逗玩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