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炫逗玩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300米深左右的大陆架海域,号称海洋的‘肺’,这个区域是海洋探索的热门地带,我们公司研发的设备,在这一地带应用广泛。”昨日,在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8号楼,福建海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苏芃告诉记者,因为福州滨海新城优越的地理、投资环境,让该公司落户这里。

昨日,在海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里,记者见到工作人员正在组装一个“玩具”,它长40多厘米,宽和高20多厘米,装有照明灯、摄像头、螺旋推进器、感应器等设备。

1492758178826045273.jpg

苏芃介绍,这就是他们研发的水下机器人。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水下机器人,主要集中在可以下潜到水下3000米以上特别是6000米以上的大型产品,数量少、价格高,动辄几千万、上亿元。而海洋经济活动大都集中在水下300米的大陆架海域,这个区域正是对海洋装备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却因为技术门槛高,鲜有人问津。

针对这种情况,早在2015年初,苏芃就带领课题组开始研究小型化水下机器人,研究中联合了浙江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专业院校一起工作。近两年自主开发了“海棠”和“大鱼”两款能在海洋水下300米工作的小型化水下机器人,填补我国10Kg级海洋水下300米工作的机器人空白,易于携带,使用方便。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 加入炫逗玩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