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份召开的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关键词,这也是“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对此,有行业人评论,此次由政府的层面提出“人工智能”的关键词,表示政府与企业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达成了共识,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入家居业,一个新的家居时代即将到来。
“人工智能”是噱头还是风口? 据麦肯锡预计,至 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有媒体预测,人工智能将成为下一个“风口”或将开启下一个时代,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之一! 其中,任正非对“人工智能”的见解是:“我们所有的人工智能要自己的狗食自己先吃,自己生产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基于我们巨大的网络存量,现阶段人工智能要聚焦在改善我们的服务上。” 相比“风口”的诱惑,大企业更趋向于将“热点”与现实的企业“痛点”相互结合,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客户的需求,又能让企业保有创新的活力。 去年以来,家居市场上以“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为全新卖点的家居产品,屡见不鲜,但多数产品的“人工智能”只停留在表层,正如家电产业研究专家、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所说:“智能化没有完全开启,人力得不到解放,这样的智能充其量只能算是低级智能,甚至是伪智能。” 只有当人工智能化的需求离开手机或者APP都能实现时,才能算真正的智能化产品。 家居人看“人工智能” 在政府提出“人工智能”的话题后,家居人对“人工智能”也各有观点: 圣象集团总裁陈建军:全程智控,是圣象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我们很多产业已经是智能化,但不是“人工智能”,所以还有一条路要走。我相信更多的“人工智能”是通过技术层面的提升,更多的达到成本和运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提高,每一轮技术的提升,都带来成本、管理、技术的提升,这也是我们的必然之路。 爱仕达董事长陈合林:我们现在正在投两个智能制造工厂,去年立项的已经在投入。其中一个大型的智能化工厂,已经在建造了,厂房也在筹备中,明年设备完善,工厂里面安装的六轴机器人就有900个,将完全能达到真正领先的智能制造水平。
|